本项目致力于建设一处亲水活力、多元互动、具有新江南特色的镇级文化中心,满足市民全龄段与综合性文化需求,打造青浦新城未来样板区滨水文化新地标。
与人们共享
在该项目中,设计团队坚持以人的角度思考,以人的尺度设计,用人的视高审视。设计团队精心规划了多个互动节点和共享空间,以促进剧场与社区活动中心的紧密联动。例如,中庭、户外广场和连廊等区域不仅是连接各功能区的重要枢纽,更是居民日常交流、互动与休闲的理想场所。这些空间的有机结合,使得社区活动与文化演艺活动在此相互交融,进一步增强了居民之间的联系与互动。
与社区共创
项目延续青浦传统生活文化肌理,创造更适应当代生活的社区功能空间。涟漪聚场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不同年龄段人群不同时间段的使用需求,通过分时管理策略来提高建筑的使用效率。剧场在白天可作为社区会议、讲座和培训的场所,晚上则用于演出和电影放映。社区活动中心的各功能室也可根据时间段灵活调整使用安排,从而最大程度地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提升资源利用率。
在用户画像的研究和设计策略中,我们为涟漪聚场的未来使用者总结了三类典型人群,以确保设计满足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1.“15分钟生活圈”内的居民:他们是建筑的主要使用者,日常活动包括社区聚会、健身、兴趣班等。我们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社区活动空间、多功能教室和休闲区,确保他们能方便地参与各类活动。
2.周边青浦区的居民:他们可能会定期来此参加更大型的活动或演出。为此,我们设计了高效的交通连接和充足的停车设施,并在建筑内设置了多个可同时举办不同活动的空间,以便他们能轻松享受各种文化和娱乐活动。
3.市中心前来观看演出的打卡游客:他们对建筑的文化和艺术氛围有较高期待。我们特别关注剧场的设计,确保其拥有先进的设施和舒适的环境,同时建筑的独特外观和丰富的艺术装饰也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视觉体验。
通过对这三类人群的深入研究,涟漪聚场力求成为一个多功能、包容性强的社区文化中心,满足各类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与自然共生
涟漪聚场的布局充分考虑了周边景观的融入。建筑的曲线设计灵感源自湖面的涟漪波纹,这些曲线造型环抱着环境中的重要景观节点,如广场和花园,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建筑曲线形态在不同的光线和天气条件下展现出丰富的变化,创造出一种流动的视觉效果,仿佛与湖水和山脉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对话。